養生陷阱!紅棗的「2不1要」秘訣學起來,心脾胃一吃三補~不上火
粉絲傳了一段新聞給我:「乾燥的紅棗是常見的中藥藥材,但因為日照曝曬及水份流失,使維生素C的含量較新鮮紅棗來的低。」
「老師,那紅棗是不是新鮮的比較好?」
想起曾被病人一直說
「水果煮熟的維他命C會流失」
吵著不願意吃中藥時配合忌口水果
真的無知害死人😮💨
使用紅棗請注意「2不1要」的要訣
❌ 迷思 1️⃣【新鮮紅棗含維他命C比乾紅棗好?】
這裡統一解釋一下
維他命C對應到古中醫食療
大致等同上陽分補津液的清熱藥
清熱藥就是易使心力虛弱與體虛
清熱藥就是易使心力虛弱與體虛
清熱藥就是易使心力虛弱與體虛
所以上火發熱、喉嚨不適
只要跟上陽分熱症有關
大家都吞個維他命C就好了
但是治標好了,卻傷到體質
所以不需要時,就別吃維他命C的水果吧
要知道西醫的「營養」
它在古中醫可以是寒,也可以是熱的偏性
不要習慣看到被定義成「營養」
就覺得沒吃到可惜
學會辨別那個營養的偏性
判斷體質適不適合才是重點!
(怎麼判斷西醫的營養寒熱,食療線上課的原理學會就會了)
❌迷思2️⃣【紅棗去籽就不上火?】
這說法其實沒中醫原文書藉及研究依據
甚至古中醫經典《傷寒雜病論》原文
都是不去籽去用的
只是說,要煮得好喝大多會剪開比較能煮出香氣
剪開了的紅棗,煎煮時籽會掉出來
老人家吃到會嗆到,有危險性
所以一般業者都是去籽避免糾紛
後來大家在家煮也就跟著去籽
有人問為什麼要去籽,開始有人說
「可能是怕上火吧」
人傳人後就變成「去籽可以避免上火」
但事實上問了很多學生跟粉絲的經驗
吃紅棗會上火的,去了籽其實還是會上火
但烘烤煎煮方式,是可以調整上火程度
⭕️這樣吃紅棗最好
紅棗,皮紅肉黃,甘甜補益
是一個心脾胃三補,非常好的食材
尤其煮後的黏質補陰液
這陰液直接補到胃液,有幫助消化,保護胃膜的作用
所以想取其效,最好水煮出黏液感
會比烤乾直接吃,更補胃中陰液
煎煮1小時左右,黏質應該都出來了,效果最好
⚠️這種人要注意
但要注意,紅棗的上火,正是因為這個陰液
很多人本身心臟力量虛弱
胃中容易停留水液的體質
紅棗的陰液會讓胃停水增加
這時反而停滯堵塞了消化系統
就會有上火生熱的症狀了
所以對於容易上火的人,建議注意用量
在食療線上課中,有教同學的一些去液食材
一起搭配使用,身體就能取得平衡
關於課程內容不明白的同學
都可以在學生群中發問喔
還沒有上過課的粉絲
趕快私訊詢問課程詳細資訊吧
我們也有建立一個「食療x養生交流」LINE社群:點這邊加入
歡迎大家加入互相交流喔~
[oxygen-template id=”8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