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提到排便正常,可是糞便潛血卻呈陽性,提醒民眾要多檢查盡早發現。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64/2743744?from=udn-referralnews_ch1005artbottom
必須說明,這邊說的作息飲食正常我還會相信,「排便正常」是絕對不可能。
問題在哪?一般民眾對「排便正常」的正常定義不清楚。
這是絕對的,因為我們的教育從小到大還有政府宣導,對預防疾病機制中只在意「檢查數據」
所以也只會宣導檢查,學校沒教過什麼叫正常的排便。
正常的大便定義:每天1-2次,成形粗條狀,不稀黏(擦時黏或沾馬桶都叫黏),不軟不乾,有排淨感,呈深褐色。
離開這個定義,次數太多太少、顏色太深太淺、過軟過乾或稀黏,基本上都算是排便異常。
其中又以排淨感最重要。
排淨感定義:自覺排淨+客觀上排便不黏。
(量多量少不那麼重要,因為每個人吃的量不同,所以有人說吃很少不大便以為正常,絕對是錯的!量少也會一天一次,吃2口一天也是,只是大便會很少很少而已。但一天吃2口不大便應該是胃口也有問題啦)
你一定會說,孔醫師這個太嚴格了。
為什麼要那麼嚴格?如果定義不那麼嚴格,怎麼及早發現疾病先兆呢?
如果不及早發現及早改善,發現的時候一下子就癌症了你不慌嗎?
所以明明可以及早發現啊!就是政府沒有中醫的宣導跟教育,等出現又急了,急的時候治癒選擇不多,大多病人都被醫生嚇到立馬切了再說。(像我公公20年前就是大腸癌潛血立馬切,現在有我在就知道,不過是一瓶半夏瀉心湯能搞定的事,有興趣到你部落格搜尋公公的醫案吧!)
醫案來說,之前學生長期腹瀉一天7-9次,這是不是大腸癌高危險?絕對是啊!來學中醫自己就能處理了。
(最近會再寫另一位醫師學生也是長期腹瀉一天高達8-10次的醫案,一樣學會經方就處理好了,一天變回一天一次)
所以說,十問定義為什麼很重要?很多人看都不看就來問自己問題。千萬不要期待什麼都丟給醫師,醫師也是依病人陳述,如果你不知道十問定義,你的陳述很可能在定義中是不正常你卻回答醫師說自己正常,講錯了醫師真的以為正常就跳過這個症狀了,那處方怎麼開對?怎麼可能治未病?
提早發覺異常,發覺疾病的前兆,人在前兆出現的時候好好處理,絕對不會生大病的。
而發覺疾病的前兆,絕對只能靠病人自己了。
各位再去搜尋一下一下「十問健檢的直播影片」補看吧,裡面有各個十問的定義。
盡早察覺身體異常,靠自己比任何醫生都實在啊!
(不過有異常的話,偶爾飲食作息不好造成的大便異常,飲食多忌口大便會好回來,都沒好回來就真的要醫師診斷,用中藥把體質偏異調整回來了)
——————
❤️Podcast 週三12:00更新 | 簡單學養生👉🏻https://lihi2.com/4cVVf
❤️line社群 食療x養生👉🏻https://bit.ly/3G4eFpC
❤️客製化個人養生諮詢👉🏻https://lin.ee/el7V5bt
本網站以古中醫「古方治療」及「食療」教學為主
正確的古方運用在線上課程中,有詳細且專業的教學
若有相關需求,請報名課程學習專業處方,
切勿自行投藥,以免加重病情的複雜度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