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簡體

針灸迷思:你知道針越少越有效嗎?

發布日期:2015 年 8 月 1 日 作者:tiffhung

好喜歡這篇文章😊按下列按鈕分享給朋友
點我找女巫

想寫這個主題,是因為昨天發了甲亢醫案文後,有朋友在問取穴問題
於是在這裡補充說明一下,我個人對針灸取穴的看法。

其實在醫聖張仲景的年代,醫師是藥針都會用的
(其實不止藥針,以前是山醫命相卜無一不通,因為這是同一個陰陽五行模行中延伸的學術,但定律是一致的)
發展到現在,我們喜歡分課細研的關係,針灸有針灸領域,用藥有用藥的內科領域
甚至內科再分外婦兒骨各專科,以致於我們對針灸的發展,又更狹窄了。

首先,近代太多哪痛針哪,或哪病針哪(像淋巴腫就圍著淋巴下針,或是腰酸就一堆針在腰上)
這種方式的針灸可以說是工匠的程度而已,有人說這種針法是毛澤東後期才有的(因文革而失傳的關係),好像起了個名叫毛後針??

比較有傳統針灸觀念的醫師都知道,我們有很多取穴方法,是從經絡上取穴
很多內科問題,針卻在手足上,這些遠取穴的功效,也已經有研究出它比近取穴功效更佳,這裡我就不多說了。

今天我想提的,是一個更深入的針灸取穴概念。
假如你都不是痛哪針哪,都懂得傳統取穴法,那麼,我建議大家要把內科補強起來。

為什麼這麼說呢?
昨天有人問到甲亢醫案取穴,我取公孫,內關,巨闕,關元……等等,這些都是解決她心胸問題的穴,但心悸重之所以能立桿見影,其實是因為我還下了中脘。(而且我是沒有任何補瀉手法的下針)

如果今天針只有一隻,只能下一針,我也會選中脘,因為我知道脾胃好了,心悸就會好。為什麼呢?
因為病人心悸重,體力差,這個虛勞問題,是脾胃虛,心悸是代償造成的悸重,不是心臟本身受病,而是脾胃虛弱無力消谷,心悸加速動能想幫助推動脾胃所造成的現象。

所以為什麼我覺得針灸取穴要強,內科一定要好,當你在分析病的時候,找到根本的問題點,針灸要是能針對該部份下手,就真的能達到事半功倍了
所以除了以症取穴外,我也會以本取穴,效果就能大大提升了

——————


❤️Podcast 週三12:00更新 | 簡單學養生👉🏻https://lihi2.com/4cVVf
❤️line社群 食療x養生👉🏻https://bit.ly/3G4eFpC
❤️客製化個人養生諮詢👉🏻https://lin.ee/el7V5bt

本網站以古中醫「古方治療」及「食療」教學為主
正確的古方運用在線上課程中,有詳細且專業的教學
若有相關需求,請報名課程學習專業處方,
切勿自行投藥,以免加重病情的複雜度喔!

 

好喜歡這篇文章😊按下列按鈕分享給朋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Copyright 2024 © 俏女巫古中藥秘方 All rights reserved.

cartmagnifiercrosschevron-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