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是藥三分毒」一文讓我想說一些話。
李可,是我很尊敬的一位經方大家。他說的沒錯,經方的藥方,會運用,根本能起死回生,而且那半夏、生附,細辛等藥,真的沒當代所述的那麼毒,所謂毒也只是偏性,而這些藥的偏性偏得很重,「需要時」的確可以大劑量用。(莫說是生半夏,野生半夏我都吃過,是有些反應,有興趣再說好了)
但有一點我特別想提到,李可先生之所以認為要大劑量,利用其偏性特別重的「毒」要救治,前提有兩個,大家不得不注意:
1. 已重病不起,只有一線生機之時。大劑量用是必須的;反之,病輕時,處方只要開得對,劑量輕也罷,喝下去推一下就好了。由於李可老先生以治危重症為主,所以才開大劑量,但萬不能什麼病都大劑量,難道一個感冒也100克生附?我要說的,是依病情輕重開藥,若無生命危險,應該先從漢代三兩(46克左右)起,或是更少也行。
2. 「處方開對才是最根本」,開對處方,基礎劑量用15克也有一劑知之感,只是後續可能慢,再倍增之,取其速效。
我之所以提到以上兩點,因為來診病人中,不乏有看過李可老先生的學生,或是自學李老而用藥之人,他們學習李老運用大量溫陽藥,劑量用到上百克,但效果依然一般,甚至有的更糟。
我想提醒大家回歸兩件事。
第一,李老的大劑量理論是建基在「處方正確」基礎上,很多處方不合的,先開 15 克生附,覺得效果不好,就想「一定如李老說我劑量不夠」,於是倍之,十倍之,開個 100 克。
你劑量大,肯定有些效的,比如手腳冷又畏寒,用 100 克終於不寒了,但你怎麼辨症的?手腳冷跟畏寒如果是熱或虛,也會有這問題。
如同上回提到助理的老大,上實下虛的,用了理中湯就這感覺,下虛越來越好,上實越多而不自知,累積到一個程度終於又發燒頭暈腳軟等。
只因很多崇拜李老的人,對療效的檢討,都先考慮劑量不夠,而不是自己處方思路有問題。我重申一次,一個對的處方,15 克基礎劑量,一樣有一劑知之感,應該以開對處方為前提,再加入倍之或十倍之之理論。
第二,李老治危急重症聞名於世,越重之症適用重劑理所當然,我們砍一隻大牛不可能用水果小刀一樣道理,那如果是一般慢性病,沒有危急問題,還需要宰牛的大刀嗎?
所以我非常同意李老的意思,但眼看太多人把他理論想法胡亂運用了。不是方子沒效先反省處方不對,反而認為是劑量不夠,更加重劑量,不然就是盲目用溫陽藥。
李老強調這些,他前提還是需要辨症論治的,脫離經方六經八鋼的辨症法,一昧的運用大劑量跟溫陽藥,我想並不是他本意,請各位崇拜李老的把基礎先學好,再加以李老理論必定更為發揚光大。
讀者迴響:
Arthur Liu 我跟診過賀普仁的學生是名老中醫,他附子開的劑量就是100g,當然是有配伍其他藥而不是單方使用。雖然老醫師有傳受我如何使用大劑量附子,但是就是沒這個膽用。
俏女巫的草藥秘方 哈,其實我也沒用過上百克,主要是沒機會,畢竟能來我們這種診所看病的,都是能走能動,不是躺床上奄奄一息的,實在不需要用到百克的宰牛大刀。
能來診所看診的,只要開對藥,10-15克生附就足以讓長年四逆問題轉溫,裡寒也去了
思想起 愈是大師,講話愈引起大家注意,也愈容易被誤解,是故知音者難得也。
俏女巫的草藥秘方 很多時候要到那個層次才真懂,只好更加努力
Syrup Wll 想聽生半夏的故事~
俏女巫的草藥秘方 簡單說,野生的吃下去「喉嚨超級痛!」
Syrup Wll 哪裡有野生半夏呢
俏女巫的草藥秘方 四川
Crystal Lau 生半夏煮了3小時還是會喉嚨痛,該怎麼破解這個?方子我吃了感覺是對的
俏女巫的草藥秘方 你應該會口渴嗎?方子是什麼方?
Crystal Lau 平常是渴的,只試用了2帖,用了反而不怎麼渴。厚朴甘草生姜半夏人参汤方。長期肚脹氣
俏女巫的草藥秘方 對於腹滿,這方是可以起到治標之效,但你的反應我比較建議重新考慮別的處方,想想為什麼腹滿?可能是別的問題延伸而來
Crystal Lau 久病以虚治? 但我一肚子痰飲,虚實夾雜,喝了這帖超好睡。其實喉嚨痛1個小時就好,也不是很利害那種,畢竟煮久了,只是我膽小多問一句
俏女巫的草藥秘方 Crystal Lau 臨床上實症的人也可以久病,不能被話綁死。你可能沒看之前的文,一個對的處方,並不是一個症狀好又引起另一症,這樣吃不久的,還是治到標才會這樣。
這方子我用過治標都有效,去腹虛滿的怎麼會沒效?但後來從根本著手效果極好,而且好了就好了,以後不會再出現,停藥也一樣,治標而用恐怕只能治一時,不知道是否懂我意思?可以爬一下之前醫案,說明比較多。
Crystal Lau 是,我也知道這方是治標而已,厚朴下氣利害一定不能大量長吃。謝謝提醒!
張馬特 你好,請問上實下虛(腳冰冷)該如何調整呢?
俏女巫的草藥秘方 這個可能性太多了,建議你爬爬文了解一下以前的醫案,就會明白。
中醫是個客製化醫學,沒辦法一個上實下虛都用同個方法或處方。
Iverson Huang 推中醫是客製化醫學這句話!西醫常常不管每個人的體質病因,看到一種症狀都開一樣的藥,真是害人不淺!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豈有不同體質、生活環境、飲食習慣、生活作息,而開同一種藥的道理?
俏女巫的草藥秘方 張馬特 其實十個病人九個都有上熱,可虛可真,可真可假,可熱可寒(我指根本問題也可以由寒造成,如真武湯症),所以醫案類都可以看看,實在難以三言兩語道盡
Joan Say 我感到能正確辯證開方的醫師好少,真希望能隨便找都有好醫師的時代快點來啊~~~
俏女巫的草藥秘方 是啊,我把期望放在下一代從小的教育了,尤其自學家庭,他們比較有反思的觀念,經方再一試,大多都會想讓小孩學。
這東西不好學,但如果從小學開始,學到出社會,十幾年,那就夠學到一個程度了。一個有效有實力的東西不怕發揚不開,就是慢慢再普及化嘍。
邱學富 重症有要用重藥重方的時候,重症也有要用輕藥簡方的時候,真難悟啊。
俏女巫的草藥秘方 這個的確是要看病人當時狀況而定沒錯~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李可老中醫講的不完全正確,他使用的是制附子,不是生附子,也不是高溫烘培的炮附子,他把制附子劑量加大到上百克來替代生附子,那是不對的。另外,從李可老中醫的醫案看來,他喜歡把傷寒論中基本方劑的劑量加大很多來治療重症,或許有些情況下可以考慮換個辨證論治的思維來治療,也就不需要如此大的劑量。這些倪海廈老師提醒過學生很多次,許多李可老中醫的學生也因此改變了他們的思維。
——————
❤️Podcast 週三12:00更新 | 簡單學養生👉🏻https://lihi2.com/4cVVf
❤️line社群 食療x養生👉🏻https://bit.ly/3G4eFpC
❤️客製化個人養生諮詢👉🏻https://lin.ee/el7V5bt
本網站以古中醫「古方治療」及「食療」教學為主
正確的古方運用在線上課程中,有詳細且專業的教學
若有相關需求,請報名課程學習專業處方,
切勿自行投藥,以免加重病情的複雜度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