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男,年約40,初診2016/1/26
主訴已多年右背肩胛部疼,而且疼至不能睡眠,睡覺品質大受影響,疼起來人也很煩躁。另外右脇下向外至腰際處亦經常疼痛,眼目亦疼,且有眼壓高的感覺,伴有視力模糊。
望診上病人體格中等稍胖,皮膚黑而臉有紅感,唇乾而淡,手足厥冷。問診中比較明顯是小便頻而有殘尿感,怕冷,白稀痰多,大便一天兩次,量少而黏,無排淨感,問及睡眠若無後肩胛痛是否睡好時,病人說從來沒有一晚不痛過,所以真的不知道,可見這個痛有多困擾了。其他部份:胃口好,不渴亦不欲飲。脈沉小遲,關部沉取有力,舌質胖而齒痕重,薄白苔而潤。腹診時肝區鼓音,膚溫較高,臍右斜下處鼓起並有壓痛,腹皮水腫。
這樣一個症,其實很明顯是肝有問題的病,柴胡系是確定的,但病人無口苦口乾,亦無噁心,雖然體格及說話的宗氣聽起來不像虛症的人,但從脈、舌、手足厥冷、不渴及大便不利的症來看,的確又屬虛症體質,而柴胡系中,只有一個處方是不噁心的,就是柴胡桂枝乾薑湯。因此這次的初診,以柴胡桂枝乾薑湯去天花粉 5 付予之。
初診那天針灸起針後,病人就說:「孔醫師,我右後肩胛的地方不痛了,從來沒有那麼好過啊,真是太好了。」,隔天又傳了一個QQ來說:「你好我是昨天來診的XXX,昨晚回家就熬藥喝了一碗,睡覺就很好,後背的筋痛緩解了很多,今天早上以及中午喝後,效果持續,多年都沒有這個感覺。」
2016/1/30二診為電話回診
已服4付藥,右脇腰疼、右背肩胛及眼目疼痛均減輕不少,視力亦提升,晨起有痰的狀況也少了,不過睡眠在凌晨1-3點的時間右肩胛疼明顯,但已不會煩躁到沒法睡了。仍不渴,手足稍有轉溫,大便仍為一天2次,但較以往成形外,晨起很快就有便意了,不像以往都會拖到下午。小便已不頻,亦無殘尿感。由於新年診所休息的關係,這次一次開了21付藥,靜待年後回覆。
【肝病的常見排毒反應?】
這個例子雖然是一個很好的一劑知之例,但其實病人後續有沒有持續好轉才是關鍵。
在肝病問題中,很常見一個排毒反應,就是半夜1-3點正是氣血流注於肝的時辰裡,病人常出現右脇(或肩或背)的脹痛感。
而這樣的感覺出現在較為焦慮的病人身上,的確會讓他們感到害怕,甚至懷疑是不是問題加重了。
在這裡想給大家多點提示,在臨床上,的確是這個時辰會明顯有疼痛不適感,但大多病人原本一樣會疼,但疼的時間不在半夜1-3點,這時候你就要觀察一下,平時會疼的時間,是否疼減輕呢?還有其他的伴隨症狀是否好轉呢?(如噁心、食不下)最後還是回到之前常提的辨別「排毒反應」還是「不良反應」的標準,就是要觀察是否1-3點的疼痛有服藥及時間減輕的現象。
大多的排毒反應都只出現在服藥的初期,我也很多病人是平時會疼的時間不疼了,但是變成半夜疼,但這個疼大概在服藥兩星期內又會慢慢消失(當然,這個多久消失的問題要看病人的病程及嚴重程度了,每個人不一樣),但原則就是會越來越輕。
當知道是排毒反應,病人請不要慌張,相信您的醫師,也相信您的身體。之後有遇過病人太緊說不清楚來跟我反應,嚇得我以為出了什麼事,詳問後才知道原來只是虛驚一場。但這樣的方式嚇到醫生,也不是件好事,誰都不知道會不會因為您的誇張而讓醫生開出更不對的方子,那就更得不償失了。
接著這位病人從2016/2月開始,都是以柴胡系列為主,中間因病人家裡事故及工作壓力及勞累時必須熬夜的關係,中間不時有所反覆,由於病人認為是他個人因素影響,因此服藥亦有斷續,一直到2016/6月開始,工作及事情有所穩定,加上病人心理素質很好,注重修行,接著就有更明顯的療效了。
2016/6/4七診
當時右脇已無脹感,但因為當天回覆最近因工作熬夜數天,人顯得易倦外,睡眠時亦有背痛問題,雖與初診前比,沒有像當初一樣整晚背痛難以安睡,但亦影響睡眠品質。考慮當時病人有項強感,且因面診可以確認為肩部疼痛(屬陽明),目紅赤明顯,並有舌質紅、牙齦出血等症,於是給予小柴胡合葛芩連湯 14 付。
2016/6/20八診
背痛減輕,但最近工作仍勞累(其實這問題也好幾診的事了,這次我也再一次誠心建議是不是工作上能做些更改),煩躁、心胸煩熱,眼壓高,右脇只有輕微壓痛。是次有明顯的口渴喜冷,尿色深黃,體力稍差,於是給予了前方合黃連解毒湯 7 付。
2016/6/28九診
僅僅幾付藥,病人很開心的說整體好了有50%之多,背痛晚上己止,不再影響睡眠,僅傍晚稍為明顯,眼壓高也減輕一半以上,右脇壓痛止,心胸煩熱感改善,現僅微微有煩熱,睡眠更好,尿色轉中黃,口渴超冷減輕,原右手腳易有抽筋感,現亦減輕。工作勞累問題,回覆已在調整中。是次給予同方14付加強療效。
其實當今少陽病的人不少,不外乎跟心理上的操勞(胡思亂想,壓力)、與身理上的操勞(勞力多)有關,對於這樣的病人,我們依然要找出病的根本,除了我們說的體質問題,更需要深思的,是我們做了什麼事而使身體變成這樣。事出必有因,服用中藥能起來一定的效果是肯定的,但如果沒有把「病從何來」的問題給解決,只會讓病跟著一輩子,中藥調好了,過幾天又同樣的問題回來等等。
因此特別呼籲各位,世界上沒有比健康再重要不過的事,依賴中藥或醫師也不會是長久之計,當發現疾病時,誠心對自己曾傷害身體的事反省改善,會是更合適的方法。
——————
❤️Podcast 週三12:00更新 | 簡單學養生👉🏻https://lihi2.com/4cVVf
❤️line社群 食療x養生👉🏻https://bit.ly/3G4eFpC
❤️客製化個人養生諮詢👉🏻https://lin.ee/el7V5bt
本網站以古中醫「古方治療」及「食療」教學為主
正確的古方運用在線上課程中,有詳細且專業的教學
若有相關需求,請報名課程學習專業處方,
切勿自行投藥,以免加重病情的複雜度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