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噌湯喝錯恐致癌?中醫教你正確喝法,養生不傷腎

你知道嗎?日本人長壽的祕訣之一,就是日常喝味噌湯!
但如果體質不對,卻可能導致水道系統受損,甚至腎臟負擔過重⋯⋯
中醫觀點提醒:這類人錯喝味噌,恐怕反而在養病!
「沒有絕對健康的食物,只有對不對體質」,這句話我們講過很多次了。
這篇就來用中醫體質分類告訴你:味噌湯怎麼喝最養生?誰喝了反而傷身?
🧂味噌是鹹的就代表補腎?這觀念可能害到你!
很多人看到味噌鹹,就以為可以補腎、養精,其實這是以味論補的錯誤理解。
味噌雖鹹,卻是豆類發酵而成,帶有清腸化便、潤燥通便的作用,因此反而比較補消化系統的陰血。
✅ 所以味噌適合:
- 
大便乾硬、排便困難 
- 
吃油膩易脹氣、消化慢 
- 
容易手腳冰冷、怕冷的陰虛人 
❌ 不適合的人體表現則是:
- 
小便泡泡多、頻尿夜尿 
- 
膝蓋痠軟、腰酸腿沉 
- 
容易大量流汗、口乾舌燥 
👉這些人一旦大量吃味噌,水會往消化系統跑,讓水道系統更乾枯,反而容易加重腎負擔!
🍲味噌一天能喝多少?什麼情況最好別天天喝?
就算你是適合喝味噌的人,還是建議不要天天喝、大量喝。
因為味噌屬於鹹味食物,會讓水往下走,如果連續吃多天,還是有可能讓水道系統跟著乾掉。
📌 建議攝取頻率:
- 
一天約 一碗味噌湯 
- 
一週約 3~4次 最為合適 
怎麼搭配最養生?
- 
味噌屬鹹味,可搭配 微酸或甘味蔬菜 料理(如洋蔥、紅蘿蔔、番茄) 
- 
同一餐中若已使用鹹味料理,建議味噌湯鹹度減半或改清湯款式 
❤️ 體質偏陰血者,這樣吃才不會吃出負擔!
怎麼知道自己是不是適合喝味噌的人?
很多人問我:「我平常大便不順,喝味噌湯有幫助,但為什麼最近反而小便變少、關節又開始痠了?」
👉這就是典型的水道系統虛、卻用錯偏性食物造成反效果。
🌿中醫強調「五臟有序、水血有分」,食物的偏性會影響人體系統的水分分布——
✔️ 消化系統虛、便秘為主 → 可適量用味噌清腸
❌ 水道系統虛、小便泡泡多、夜尿多 → 小心味噌會越喝越乾
🔎 想判斷自己屬於哪種體質?
體質自療師課程裡有教你用「望聞問切+實際飲食對應」,
簡單5步產出個人體質方,讓你三餐選食也能對症自救!
也有食療線上課教同學依自己體質選三餐
歡迎私訊報名自學中醫,自己的健康自己救💪
——————
❤️Podcast 週三12:00更新 | 簡單學養生👉🏻https://lihi2.com/4cVVf
❤️line社群 食療x養生👉🏻https://bit.ly/3G4eFpC
❤️客製化個人養生諮詢👉🏻https://lin.ee/el7V5bt
本網站以古中醫「古方治療」及「食療」教學為主
正確的古方運用在線上課程中,有詳細且專業的教學
若有相關需求,請報名課程學習專業處方,
切勿自行投藥,以免加重病情的複雜度喔!
(欲報名線上課學習古方或食療,請私訊洽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