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自律神經失調的朋友回覆,剛服藥2天睡變好(原來睡不了人又累),胃口也大開,但第三第四天症狀反覆,會有胸悶心悸感,在服藥後藥效過後更明顯,這時候,到底是處方不對?還是別的因素造成?
這時候的確需要點經驗。首先我對處方有信心,所以先不考慮處方有問題,再來要一定要回歸到十問,才能看得準確。
如同線上課同學問的:有些症狀的反覆,到底怎麼知道時好轉反應還是不良反應?(不良反應要考慮換處方了)
答案是:回歸十問。
如果病人有不舒服的反應(頭暈,易睏),要檢討十問是不是「全部」都改善,全都改善而出現的異常症狀,那就是好轉反應;只要十問裡有「其中一個症狀」是加重的,那就是不良反應,這是很嚴格,開處方是必須嚴謹的。
這位病人從原本一餐只能吃半個便當的份量,一下子胃口開了,可以吃完一整個便當,這在經驗上來說很危險,因為常遇到病人身體好了胃口大開後,食量一下子增加太多而症狀反覆。
但追根究底也是因為服藥初期,因為中藥沒有吃很久,對身體的問題調整的時間不夠長,所以本身已有的症狀還在改善中,又突然吃很多,反而容易影響已有的症狀加重。
所以這個時候就要請病人注意,不要一下子胃口開了,就食量增加太快,原本半個便當,應該要先增加變成2/3,再過一段時間再慢慢增加變成3/4,再好一點,就可以增加到變成一個便當的量。
在服藥的前期除了忌口以外,食量的改變也不要一下子變化太大,因為有一些病人本來就會胃脹不舒服,吃不了太多,這時候要建議病人少量多餐,也已7-8分飽為主,隨著服藥的時間拉長,身體狀況越來越好的話,吃東西就可以變回正常的三餐,每一次一個便當的量,這才是一個正常的常人的食量。(正常吃一個便當也不會不舒服,下一餐前也不會餓)
至於怎麼判斷病人是食量問題?這個部分真的需要有點經驗,也很難解釋,但我相信在衛教的時候如果能跟病人講清楚,少一個影響10問的因素,就更能幫助醫師去判斷處方的對錯了。
Btw,跟這回自律神經時調的病人說明,吃量的部分注意7-8分,少量多餐後,原本反覆的症狀消失,十問持續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