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提要:
由於西醫腸病毒範圍比較廣,今天先討論常見的「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峽炎」。
中醫依的是症狀,非西醫病名,我們在講解前,請各位先把名病放下,把症狀一一列出如下:
----------------------------------------------------------------------------------------------------------------
今天要詳細介紹上回提到的幾個處方,由於處方的辨證不是僅是主症狀合到就能用,還需要體質(六經八綱)上切合處方,這方面是需要醫師專業才能判斷的。
甘草湯之運用
所以今天要特別介紹一個既安全又好運用在腸病毒的處方--「甘草湯」。
甘草湯其實就是單味「甘草」煮成湯。大家都知道甘草是個解毒的藥,在醫師的學習中,對它的了解似乎也多了「和藥」的角色,因為很多的處方中,都會加入甘草,也就是說,甘草這個藥是處方中出現最多的。
事實上在經方的依據經典--傷寒論的原文中,對甘草有提到它有更重要的主治症狀。
「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傷寒論》
古文只提到咽痛,很多人對它的了解就無法太深入,不過經方的好處就是臨床性強,只要臨床觀察,不難發現甘草湯所謂的咽痛,指的是「咽中潰瘍出疹」的咽痛,跟同是桔梗湯的咽痛是很不一樣的「(原文一律寫咽痛,沒經驗的不好理解是正常的,以後有機會再提桔梗湯的用法,不過長期班線上課都會教到,所以有興趣深入學習,明年年中開放再來搶名額嘍。)
所以甘草湯的「主症在咽喉潰瘍出疹」,副症是食不下,大便異常,嚴重時腸胃有炎症而有大便酸臭異常的症。
甘草瀉心湯之運用
甘草瀉心湯,等於是半夏瀉心湯加重甘草。
甘草瀉心湯必須是1+2同時出現,且「同時為主症」才能用。
*如果食慾很差,大便異常(以下痢傾向為主,少數有便秘傾向),所以如果胃口跟大便都跟十問直播定義不同,又有口腔或陰部潰瘍(也可以出疹、糜爛、生瘡...,主要是部位要對到就抓到是用甘草的時機了),這時候可以用甘草瀉心湯。(但我覺得甘草瀉心湯偏性比較強,還要臨床合到體質,要看到四診才準確,建議經醫生診斷再用。)
*甘草瀉心湯是手足口最常用的處方,效果也好,但很多時候用了會好是因爲重用甘草而非裡面的半夏瀉心湯(我有拿Q當實驗,下下篇會分享),如果沒合到半夏瀉湯的症用,而直接用了甘草瀉心湯,甘草證的咽及陰部疹會好,但胃口跟大便問題不會好或是加重都有可能。所以如果自行用藥,甘草湯還是安全又簡單辨證,效果又好的方法。
建議用了一天甘草湯都好大半就讓醫生看吧!用對好大半為原則!其他體質方面可能需要合別的處方,請交給醫生。
小柴胡湯之運用
因為很多小朋友體質是少陽的柴胡體質,父母可以壓看看小孩的兩脇下緣,看小孩有沒有抵抗或手推開的反應(很多病人會說:「這樣壓怎麼可能不會推開?」我只能說,那是因為你們沒sense啊,你多壓就會發現,正常人肚子怎麼壓都不會抵抗的),如果小孩有抵抗或手推開,基本上已經可以用小柴胡,當然還會吐的話,就更確定了。
小柴胡湯的主症除了兩脇下緣抵抗或手推開,噁心嘔吐也是主症。
綜合運用法
瀉心湯偏性比較強,建議帶去給醫師看讓醫師決定比較好,但家長如果看到咽喉有潰瘍出疹,想用甘草湯,也是可以,因為還是比較安全的藥,沒副作用,拿來煮湯也行。
如果伴有小柴胡的症,可以考慮小柴胡湯+甘草。但以經驗來說,小柴胡湯加甘草比較少會用到,通常是小柴胡湯加桔梗比較常見。
桔梗這藥也是治療咽痛的,但有點偏於有發膿傾向,副症是牙齦易腫跟潰瘍(所以跟甘草湯很像啊),這時候傷寒論原文就提到了,其實你可以先用甘草湯,沒好再用桔梗湯。
桔梗湯還是建議由醫生診斷開方,請不要自己用藥。
甘草湯與桔梗湯之鑑別
以腸病毒來說,疹出在四肢跟陰部為主的,臨床經驗上比較是甘草湯;疹出在咽喉口腔嘴唇為主的,比較是桔梗湯。
桔梗湯痰聲比甘草湯重。
小柴胡湯通常是配桔梗居多,但桔梗是不能久服的藥,大多症狀解了就要停,如果桔梗吃了咽痛好了,痰沒變少,絕對要停桔梗。
結論
因為這裡文章還是希望能幫助到一般大眾為主,所以建議沒學過經方中醫的,自行如甘草可以,小柴胡湯只要對症也可以,其他桔梗湯跟瀉心類湯,建議真的給醫師診斷比較好。
以上只是各湯方的簡單講解,深入的部份(尤其桔梗湯,光看上面盡量不要自己用,還有金匱要略原文要討論的),線上課會再跟同學們談到的。
注意:
1. 小柴胡湯裡有炙甘草,注意,生甘草跟炙甘草不同,甘草湯用的是生甘草,生甘草才是解咽痛,炙甘草不是!
所以傷寒論的方裡為什麼甘草都用炙甘草?因為不是每個方都要治療咽痛,只有治咽痛的甘草湯跟桔梗湯是用生甘草的。
2. 發燒、流鼻涕、鼻塞、咳嗽喉嚨有痰、易倦想睡、四肢無力、活動力差,大多是其伴隨的副症,主症提到開對處方的話,這些感冒副症會一起好的。相反的,如果執著在這些症狀來開處方,以這些症狀為主,反而容易開錯處方的。
3. 最常見還是小柴胡湯合甘草湯,開處方的變化很多,依照病人主症及體質(六經八綱),盡量還是跟醫師討論喔!
(待續,下篇來談小Z用甘草湯2天結痂的用方跟劑量,越後面越實用,記得大力分享!經歷這麼嚴重的腸病毒後,我真是打從心裡敬佩各位照顧生病小孩的偉大媽媽,孩子健康媽媽才會輕鬆,希望能幫助更多有緣人~)
——————
❤️Podcast 週三12:00更新 | 簡單學養生👉🏻https://lihi2.com/4cVVf
❤️line社群 食療x養生👉🏻https://bit.ly/3G4eFpC
❤️客製化個人養生諮詢👉🏻https://lin.ee/el7V5bt
本網站以古中醫「古方治療」及「食療」教學為主
正確的古方運用在線上課程中,有詳細且專業的教學
若有相關需求,請報名課程學習專業處方,
切勿自行投藥,以免加重病情的複雜度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