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簡體

魔鬼出在細節裡

發布日期:2017 年 10 月 5 日 作者:tiff

好喜歡這篇文章😊按下列按鈕分享給朋友
點我找女巫

剛剛跟學生討論病人的回診反應要怎麼調整
發現學生跟久了,越來越明白我為什麼說,實際帶學生看病人每次回診最重要。(真正學到核心就在者)

學生:老師,原來不夜尿,現在有一次夜尿,是梔子太清熱所以小便不利嗎?因為剛好是加梔子後。
我:應該是因爲減了西藥症狀有點反覆。怎麼判斷?經驗啊,你去問一下病人吃西藥前是不是也有這個證?
學生:皮膚病人的客觀症狀都差不多,沒什麼變化,是藥不對嗎?
我:客觀上症狀真的沒改善,反而病人變得更怕熱,可是汗減少,你要擔心是不是皮膚癢的問題加重。
但是不是處方不對,可能要問細節一點。因為病人剛好類固醇停掉,症狀會加重,
而且病人剛好經前,症狀也會加重,我想可以再問清楚點,各症狀的比較值。
學生:老師,病人回覆謝謝我們,原本晚上都是癢到近早上才能睡,現在滾1.5小時可以睡了,覺得進步很多很開心。
(我心想,你才吃一星期藥,皮膚問題還沒很理想,這麼容易滿足啊?)

臨床上實在太多了,病人每一次回診都會回覆症狀的變化
有時候病人說症狀變差了,並不是真的處方不對;有時候症狀變好了,也不代表處方是對的。

醫生很容易因為病人的陳述改變自己的處方,現在學生跟了,我想他們更有感覺,我是要教各位客觀的看待症狀,病人的陳述參考到什麼程度,真的很難三言兩語就教會,一個拉肚子到底是寒是熱,還是無寒熱,還是副症

在每一次病人回診的過程中,我們的藥都可以做一些測試,還有細小到拉肚子的感覺,有很多資訊都在細節裡,有沒有同時讓病人有信心,又想辦法跳脫病人的陳述,實在是很難的一件事。
(一跳脫病人的陳述,病人很容易以為醫師不理他而失去信心)

所以對於臨床,我為什麼一直說「魔鬼處在細節裡」?
相信我,有一天如果你臨床時,都在運用這些不起眼的細節在做處方鑒別的話,想必你的醫術已經到一個高的層次了,那是真值得恭喜的事了。
(呼,每次跟學生討論完都有種好累的感覺,想必學生也辛苦了,希望真的能教會你們更多)

 

——————


❤️Podcast 週三12:00更新 | 簡單學養生👉🏻https://lihi2.com/4cVVf
❤️line社群 食療x養生👉🏻https://bit.ly/3G4eFpC
❤️客製化個人養生諮詢👉🏻https://lin.ee/el7V5bt

本網站以古中醫「古方治療」及「食療」教學為主
正確的古方運用在線上課程中,有詳細且專業的教學
若有相關需求,請報名課程學習專業處方,
切勿自行投藥,以免加重病情的複雜度喔!

文章分類: 文章標籤:
好喜歡這篇文章😊按下列按鈕分享給朋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Copyright 2024 © 俏女巫古中藥秘方 All rights reserved.

cartmagnifiercrosschevron-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