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肺腺癌移轉腦瘤的阿姨(快70),是學生的患者,想請我指導,於是來到我們教室給各位同學示範了四診。
雖然脈大有力,腹部緊,但依望診經驗一看就覺得是腎氣丸。
腎氣丸要有虛勞,問體力也說好,但因為以前被病人騙過太多次(可以看之前關於病人陳述誤導醫師的處方)
我決定以後先依自己經驗跟直覺為主,病人陳述為輔
所以即便她陳述不像,我還是教了同學腎氣丸證的外觀跟這個阿姨相似的地方在哪。
(重點是走路步態,望診都很難形容,線上課細說)
學生在阿姨這次的回診時,用到腎氣丸
一星期後睡眠、胃口變好(原本易脹吧)、體力精神也變好
(以前都說很好,吃了藥就會明白,其實以前不叫好,經驗少一點就會被誤導了)
夜尿從4次減少到2次,較不怕冷,其他不變。
腎氣丸證是很需要時間的體質(因為偏虛寒問題,年紀又大,以前說過,實熱問題又年輕就會治起來快)
一星期有這樣的好轉算很理想,主要也是因為病人病較重。(線上課再解釋,文字難說啊)
學生昨天就提到生地跟熟地這藥,我說我真的不知道熟地是怎麼用法
古經方裡張仲景的經典從沒用過熟地,結果我們現在本科生跟當代中醫師都說生地太涼要用熟地
醫聖張仲景用生地,難道不知道它涼血嗎?而且還重用到其他藥的2倍多,代表什麼?就是很需要涼血這個寒涼的偏性啊!
現在外面腎氣丸,每個都用熟地,其實都是錯的,至少不是張仲景我用法。
我治老人家糖尿病也好,癌重急症也好,需要腎氣丸一定要用生地,辨證對的,只有吃了更好,沒有吃了更糟過。
因為腎氣丸證的病人,是怕冷但也怕熱汗多的,一定是有虛熱。
如果你看一個人腎陰陽兩虛說他寒,開腎氣丸要補它,因為病人寒無熱用熟地,我會說,你本來就不該開腎氣丸,要考慮其他方,而不是把裡面的生地改熟地。
但大多數人在用,其他也不是用腎氣丸治病,有點保養固腎的感覺在用
那就跟張仲景用腎氣丸治病的觀念不同,應該把熟地腎氣丸改個名,你們就去搞保養吧,我搞治病的,真的不能這樣用。
在古經方的傷寒金匱兩書內,不管是生甘草還炙甘草;附子還炮附子;生乾還乾薑...同一藥物,炮製跟生用的藥證跟治則是不同的。
你把生地變熟地了,就不能照金匱原文去使用腎氣丸,因為原文依據的症狀說的是生地的用法,依原文用卻用熟地,病人一樣會好,但會越來越熱或燥,會有別的問題出現,到最後又變回現在中醫的開藥模式:每次回診治好A,多了B症狀,再加藥治B,下一次C出現,再加治C的藥。(是在玩疊疊樂嗎?)
中醫的藥簡力專到最後變30-50味藥。最後變成有好,有不好,然後醫師說:中藥就是慢慢調理啊。
所以中醫不能成為主流,真的不是沒原因,該學好中醫的都學不好。
現在聽學生說才知道:「老師,你用生白芍嗎?一般都用炒的。」
啊,每次都覺得現在中醫界好難救,說不懂仲景的意思就算了,原文難懂,正常的。
如果不懂藥還自作主張的亂用,更加偏離醫聖張仲景本意。
所以最後怎麼辦呢?
「啊,張仲景那套不行啦,這個藥太寒,那個藥太溫,我再創一個我的辨證跟處方吧!」
登登登登!後世派就是這樣來的~
不能說後世派不好,治治標,急的時候短期用效果都不錯,用久就會發現有問題(我們醫師班的學生應該很有感)
治本還是要用經方的六經八綱辨證啊!
P.S:更多腎氣丸運用辨證文章,請至部落格右上角放大鏡的地方,打上關鍵字「腎氣丸」就能搜尋了
——————
❤️Podcast 週三12:00更新 | 簡單學養生👉🏻https://lihi2.com/4cVVf
❤️line社群 食療x養生👉🏻https://bit.ly/3G4eFpC
❤️客製化個人養生諮詢👉🏻https://lin.ee/el7V5bt
本網站以古中醫「古方治療」及「食療」教學為主
正確的古方運用在線上課程中,有詳細且專業的教學
若有相關需求,請報名課程學習專業處方,
切勿自行投藥,以免加重病情的複雜度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