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對夫妻跟婆婆一起回診,夫妻的部份有點複雜,病情穩定再分享。
婆婆68歲,皮膚乾癢,尤其腳,會有硬皮結節隆起,乾癢無比。
服芍藥甘草湯加減後,因為芍藥用一兩之重,已經很久沒開那麼重了
雖然以嚴重程度來說的確需要,但藥開出去總是擔心,又怕老人家身體受不了。
果然跟我想的一樣,第一天拉了5-6次,打來診所問我怎麼會一直拉
後來聽說有減少,請病人再觀察,結果病人就沒再打來,一直到這7付藥吃完回診。
婆婆說前3-4天拉大便,但越來越少,第5天後已經不拉了,一天一次,有時兩次,大便粗糙物狀,但腳硬皮消掉6-7成,也沒那麼癢,女兒打來也說皮膚變得很光澤了。
可是婆婆年紀可能也大,回診發現有點虛,加點補氣藥,囑咐吃到全好就可以停藥了。
關於排毒反應的判斷方式之前有專文詳述,這裡就不多說了。
但當醫生真的是練膽量的,如果今天病人不相信你呢?吃第一天拉肚子就打來罵的都有。
當醫生說要有父母心要救人,但真希望病人看病也要有能耐,信任你的醫師。
上次也有個拉都還沒拉,剛吃下去半小時,腹部絞痛(估計等等就要拉)
女兒打來診所不客氣的對櫃檯大小聲,說要立刻給我找到孔醫師。
那位病人來看就是不用通便劑無法大便,一般大黃都沒用了
來看時因為是兒子陪的,兒子也知道這藥吃了可能會吐拉
雖然女兒出於孝順,但不明狀況就打來不客氣的說話,我看櫃檯小姐也為難啊
像這種病人,的確會讓醫師因此不敢開方,給你開保守,又說沒效,開峻藥又要說有事要診所負責。
其實醫病關係真的需要信任,那天休假有人打來說拉肚子,我也沒辦法好好休假,心裡也會擔心,但往往後來發現,都是正常排毒狀況。
為了自己的醫療品質,為了醫生開方不用顧慮太多,如果能回診時如實把問題題出,那才會有更進處方的空間。
我不可能每個都初診就開出完美的處方,所以第一次用藥的反應很重要
幫助第二次回診能加減處方更貼近病人的身體狀況,當中需要的,都是理性跟溝通。
最後,提醒回診病人有任何小症狀都可以說出來,但請務必對櫃檯的同仁們禮貌與尊重。因為櫃檯的同仁,我們醫師才能專注在看病上,他們為醫師分擔很多,間接也因為他們讓來診所看病的人痊癒,應該給他們多多鼓勵及尊敬啊。
讀者迴響:
Hoi Yin Lau 請問排毒方式的專文大約什麼時候寫的,我找不到呢!謝謝!!
關於排毒反應:
中藥在對症時,時有暈眩甚至暈厥之效,也有所謂"排毒"症狀。但如何判斷是排毒,還是處方沒對到根本症狀呢?
一般排毒可以從汗,吐,下,最常見是從大小便排,嚴重一點會有吐,但排毒症應該是越排越舒服,人越爽朗,並且再怎麼排精神都還是很好。
誤用藥的排,反而是排多精神不濟。另外排毒反應會隨毒在體內越來越少,
如果今天是拉肚子(發疹也是),剛開始會排很多,但越排會越少,人也因此越來越舒服。
❤️Podcast 週三12:00更新 | 簡單學養生👉🏻https://lihi2.com/4cVVf
❤️line社群 食療x養生👉🏻https://bit.ly/3G4eFpC
❤️客製化個人養生諮詢👉🏻https://lin.ee/el7V5bt
本網站以古中醫「古方治療」及「食療」教學為主
正確的古方運用在線上課程中,有詳細且專業的教學
若有相關需求,請報名課程學習專業處方,
切勿自行投藥,以免加重病情的複雜度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