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氣丸治30歲血糖偏高醫案-談當代用錯炮附子的迷思
🔺主述及四診
30歲男子,主述常常眼霧,但檢查卻正常,易倦疲勞,上班動半小時腦就累,一個8小時的上班只能做4小時的事,回去還要睡到10小時以上才能恢復體力,因工作效率太差做被炒魷魚,西醫檢查不出問題,只好求助中醫
望診:身材高瘦,臉色晃白有斑,黑眼圈大,下半身明顯寬大,呈梨形身材,個性溫和
聞診:說話沒活力
問診:胃口大,一天吃5餐,喝水多達2500cc以上,喜冷飲,小便量大,有時小便可以量大到1分鐘也沒尿完,怕熱不怕冷,天熱易汗,手足溫不冷,排便一天2-3次,吃壞肚子會次數更多,易頭暈腦霧
腹診:下腹虛軟、脹氣停水,輸尿管壓痛
飲食習慣:愛吃甜食、高蛋白(因為不吃蛋白會瘦很快,糖尿病人常見)、有吃提神及降血糖的保健食品,白飯吃得少
🔺處方:腎氣丸
🔺治療後續
腎氣丸用一星期後,病人表示
「效果非常好,沒想到中藥比保健食品還有效!」(廢話⋯)
眼力模糊明顯好了,不再看東西糊糊的(一樣工作需要看電腦10小時),上班8小時,能做6小時的事,睡眠9小時,起床已精神飽滿,頭暈腦霧也沒了,喝水減少,小便也不再那麼多
使用2星期後精神太好,有點亢奮不好睡,請他減少提神保健食品、減少蛋白質吸收。一個月後體力專注力正常,提醒照忌口單維護,體質方藥丸僅疲勞時再用即可
🔺提示
開處方除了要檢查病人完會符合處方的「主症」及「處方八綱偏性」外
‼️副作用也是關鍵,但很多醫師在辦症開方卻沒注意這一點‼️
比如腎氣丸跟六味地黃丸,都是補液為主,對胃停水或胃脹胃疾的人來說是不好消化的,再加上腎氣丸易讓排便更結,也就是說
‼️病胃疾跟便秘傾向的人,是不太可能體質方是腎氣丸‼️
‼️病胃疾跟便秘傾向的人,是不太可能體質方是腎氣丸‼️
‼️病胃疾跟便秘傾向的人,是不太可能體質方是腎氣丸‼️
所以我在教學常提醒同學,你決定開某個體質方時,還要反過來檢查有沒有這處方副作用產生的可能性?
這位病人為例,我除了檢查有無腎氣丸對症外,也檢查了心下這胃的地方,詢問了胃病的病史,確認胃都很好,最後再確認了他的腹瀉傾向,才讓我更確認腎氣丸是其體質方。
‼️所以我課程中對處方副作用的講解,不是順口說,是要大家真的要反推檢查用的‼️
🔔提醒🔔
處方比例及劑量是關鍵,如果沒上過我的古中醫課程,又非醫師的話,請務自行用藥喔!
處方比例及劑量請到學生群詢問喔!
(課程報名👉🏻)
————📒進階|炮附子的迷思————
很多學習經方或古中醫的醫家有個迷思,覺得炮附子是溫陽藥,肯定要用在「惡寒怕冷」的情況下
‼️但炮附子其實常見病人會怕熱出汗的‼️
以上病人為例,你們看他是不是怕熱不怕冷?而且你怎麼問,他就是沒怕冷,如果你認為一定要惡寒才能用炮附,那你肯定開不出腎氣丸
事實上在辨症裡,除了要注意到「惡寒」是炮附的「藥證」,不能以此為辨症重點外,炮附的配伍不同,出汗表現是不同的
(課程我教過的大原則‼️處方的主症八綱大於藥證‼️)
所以我的高級古中醫課中,為什麼要整理不同藥的系列處方?課程幫同學整理炮附的配伍,才能帶你們發現醫聖的用藥重點
✔️炮附配桂枝👉🏻汗多
✔️炮附配芍藥👉🏻不汗
原理很簡單,會用桂枝就是陽分虛,炮附同用,是陽分虛得嚴重才會出現,而陽分的桂枝證越虛,就是會越怕熱出汗不是嗎?相反,芍藥是越虛越不汗
所以‼️千萬不要以惡寒作為炮附辨症要點‼️
惡寒在炮附裡是副症,不是必備症
那難道都沒寒症就用炮附子?
也不對!
但要注意一點,炮附的藥證裡,所謂「惡寒、小便不利」,臨床上結合一起看的表現是最準的,也就是一定會看到有虛寒小便的表現(如:小便「清、長、利」)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決定用腎氣丸的原因。
我們教學強調,辨症除了病人要對到處方主症八綱外,炮附的藥證最重要不是惡寒,但你得理解它是八綱要藥中,水道系統虛(寒)證的重點藥,所以必是小便虛寒
病人說出小便清白又多,可以用力尿到1分鐘之久,量多又白,不就是小便虛寒的表現嗎?
(請複習高級課中,小便虛寒,虛熱⋯等定義)
這就是我覺得病人雖沒有惡寒症,但小便虛寒而適用到腎氣丸的原因。
(不然單怕熱不怕冷,一派熱症,誰敢開炮附子的處方?)
最後
很多人會訊息問我說看完不懂,其實很正常
‼️因為沒上過我古中醫課不懂陰陽、八綱基礎定律,聽不懂是正常,聽懂是你有慧根‼️
所以真想看懂,請到這報名高級古中醫課程喔
👉🏻https://lin.ee/el7V5bt
(不上課看個開心也很歡迎,大家來見證古中醫的美好嘍~)
🔅圖是我們客曦要出的日本米饅頭,太好吃了直接衝上我心中第一名
(只要喜歡,金牛就是可以很固執的一直吃同個喜歡的東西😂)
——————
❤️Podcast 週三12:00更新 | 簡單學養生👉🏻https://lihi2.com/4cVVf
❤️line社群 食療x養生👉🏻https://bit.ly/3G4eFpC
❤️客製化個人養生諮詢👉🏻https://lin.ee/el7V5bt
本網站以古中醫「古方治療」及「食療」教學為主
正確的古方運用在線上課程中,有詳細且專業的教學
若有相關需求,請報名課程學習專業處方,
切勿自行投藥,以免加重病情的複雜度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