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動態回顧提醒我,8年前的今天,我那位"不愛服藥的女孩"回診了
因為她是每到經前就會感冒
每次只願意吃3付藥
(先說,這感冒是自體免疫問題,是要調理的,不是從外來的風寒熱邪問題。)
所以一個服一個月藥可以好的問題
她拖到現在也半年了
總的來說還是比以前好
至少她經前感冒的體力和聲音都好了
(以前一感冒就聲啞)
她是高中生
今天聽她說剛考完試要升大學了,下個月放榜
我問她: 你想讀什麼想好了嗎?
她說:「不知道耶。」
「你沒有喜歡的科系嗎?」
「沒特別的。」
「那你有喜歡的事嗎?」
「有啊!烹飪吧!」
這讓我突然想起
對了,她以前的確有說過喜歡煮東西吃
而且她總是愛問我一些奇怪的東西她能不能吃
(比如兔狗肉,聽到時真是嚇到,狗是人類的好朋友啊!)
我說:「那有相關的科系嗎?」
她說:「餐飲管理吧。」
「這個學到廚藝?」
「有一點點而已。」
「盡量去學個能多煮東西的嘛。」
「我媽叫我跟你學中醫。」
「不要吧,你不是真的喜歡。要記得孔醫師的話,永遠要認清自己,選你所愛,選男友也一樣。」
她笑笑臉就紅了。
其實我很喜歡青少女來診
一般她們都乖巧可愛
你給她們感受到信任
她們信任你,也信任你的藥
這也是為什麼,女孩媽媽很佩服的跟我說
「孔醫師,你是她唯一願意看願意喝藥的醫生啊!」
我是醫師,醫師也是人啊!
比起從看診到看完
連同服藥過程每天都懷疑你
每天都沒信心的回報狀況的大人們
小孩子的心思單純也簡單
你說一句話,就是這話的意思
但有些大人,就會一句話解釋成別的意思
然後他們似乎內心糾結
糾結點在哪自己都不知道
所以一直什麼都擔心
都要思慮一下,最後病都很難好
所以選醫師,能力必須考量下
自己對醫師信不信任,也是個大問題
不信的,吃一天就喊拉肚子不吃了
有些好轉反應一星期後就沒了
就耐不住那一天
不就是你對醫師不信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