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感冒、流感醫師都開銀翹散?想用「銀翹散」清熱排毒先看這篇!

好喜歡這篇文章😊按下列按鈕分享給朋友
點我找女巫

咳嗽、感冒、流感醫師都開銀翹散?想用「銀翹散」清熱排毒先看這篇!


本文女巫將會告訴你:

點擊目錄,可直接跳至相關內容。


在 2022 年疫情爆發後,除了清冠一號被搶購一空,銀翹散也跟著缺貨。

許多人詢問:「吃了銀翹散後一直拉肚子、全身沒力,到底排毒要排多久?」

如果你也因咳嗽、感冒、流感想用銀翹散,請務必看完這篇,避免誤用傷身。

 

【銀翹散功效】

銀翹散的功效

  • 銀翹散屬於外感風熱、辛涼解表劑

  • 核心藥材:金銀花、連翹

  • 搭配荊芥、竹葉、薄荷、牛蒡子、桔梗、蘆根、甘草等藥物

  • 適用於:溫病初起、皮表發熱、咽喉不利、頭痛、咳嗽咽痛、口渴欲飲

優點:相對西藥抗生素,作用較溫和

重點:只適合溫病初起之「表熱證」

 

 

【銀翹散原來也有副作用】

雖為名方,但誤用時副作用明顯:

  • 過度清熱 → 傷心臟力量

  • 感冒症狀好轉,卻留下虛寒副作用:

    手腳酸疼、怕冷、胸悶氣短、心跳加重

  • 甚至可能轉成長期慢性病

案例:

學生分享,孩子因流感發燒咽痛,服用 10 克銀翹散,不到一小時就全身無力、胸悶發冷,甚至需要吹風機保暖,三天後才逐漸恢復。

 

銀翹散屬偏寒藥,易傷正氣,容易造成體質虛寒

因此許多人吃了都會拉肚子。如果正氣本來就虛的人,用了以後會更虛,導致喘咳變得更嚴重,也可能導致噁心、食慾不振、胃停水的胃不適、胸悶胸痛、心悸、四肢酸疼、怕冷、疲勞、精神不濟…等副作用。

  • 常見副作用:拉肚子、噁心、食慾不振、胃停水、心悸、怕冷、疲勞、腦霧、失眠

銀翹散副作用

 

因此,不論是在線上課食療群或是學生群,我時常提醒同學,在吃了任何的中西藥後,都要觀察自己身體是變好還是變壞。
當體內有垃圾時,拉肚子可以是排毒的好轉反應,也可能是傷身體的不良反應(該如何辨別不良反應與好轉反應?)。

 

【應如何辨別不良反應及好轉反應?】

  • 好轉反應:排便成形、有排淨感,隨後精神、食慾、體力逐漸恢復

  • 不良反應:稀便、水瀉,反而帶走津液 → 正氣更虛

 

好轉反應的排便大多會是成形的,且有排淨感,身體應該會隨著垃圾的排出,精神、體力、發燒、活力、胃口…都要越來越好但如果服藥後的排便是軟便、稀拉,或不成形水便,拉肚子很可能會把身體需要的津液水分排出。

因此若用藥後出現:疲勞、腦霧、健忘、頭暈、焦慮、心悸胸悶、呼吸喘等

👉 很可能不是「排毒」,而是傷到正氣

 

為什麼體質方比銀翹散更安全?

雖然備藥文中提過銀翹散,但上過體質自療課的學生,幾乎不會再使用銀翹散。

因為他們已能透過 簡單5步產出個人體質方,找到真正符合自己體質的處方。

體質方優點

  • 更安全,不易傷正氣

  • 治療根本,避免副作用與後遺症

  • 效果更全面,顧及整體體質

(延伸閱讀:中醫人面對疫情的常用備用藥

(體質方是指,運用古中醫經典傷寒論與金匱要略中的陰陽辨證方式,針對個人望聞問切後,客製化辨證出一個完全符合整體而非局部病症的處方。)
用過體質方後,就知道體質方安全性及療效都更好,不太需要再用其他處方。(延伸閱讀:體質方回饋1體質方回饋2)。銀翹散是寫給沒上過課的巫粉,沒辦法,與其讓你們有可能用到更危險的處方,在不會用體質方的前題下,只能在爛蘋果中挑個相對好的⋯

 

為什麼不要只靠「清熱藥」?

很多人以為中藥清熱無害,其實:

  • 不同清熱藥,走向不同(氣分、血分、補津液…)

  • 用錯藥,雖能短效退熱,但可能留下副作用

例如:

  • 銀翹散屬花葉類 → 上焦清熱,容易只治標

  • 熟地、生地屬補陰液 → 退熱,但可能讓小孩胃口差

  • 大黃、枳實屬攻下藥 → 退陽明熱,但走血分

同樣清熱,效果與副作用差很大

 

【如何治療好感冒、流感,同時又沒有後遺症?】

很多人以為只有西藥才有副作用或後遺症,其實中藥若只治標,也一樣可能留下後遺症

如果你只是針對症狀:

  • 咳嗽 → 止咳去痰

  • 頭痛 → 止痛

  • 肺炎 → 清肺熱

短視的治標就容易有後遺症!

因為 藥進到體內會影響整體:大小便、體力、記性、月經、胃口等等。

例如:針對肺炎清肺雖然短期有效,但可能同時傷腦 → 腦霧、傷正氣 → 疲倦乏力

這就是為什麼在初階體質自療課,我會教大家如何找到體質方。

只有從頭開始辨證,找出自己所有病症,並做「整體體質」的治療,才能達到:

沒有副作用、沒有後遺症、安全且有效!

透過五步驟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體質方,中醫小白也能輕鬆上手。


相反的,若沒有學過系統辨證,隨便亂用藥,差異非常大。

程度不足時,就必須:

先求安全,再求療效!

否則可能出現「治好肺炎 → 卻傷心臟,導致心悸胸悶、四肢痠痛或咳嗽」的惡性循環。


👉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把體質徹底處理好,不想一直冒出新病症,就一定要找到屬於自己的體質方。

想自救的人可以私訊我了解更多👉 Line@

 

【進階內容|清熱藥的種類】

很多人自學中醫,因為沒有專業老師帶入門。

許多醫師常只會說「清熱解毒」,但問題是:

清熱藥有很多種,它到底清哪裡的熱?

👉 是走 血分?氣分?補津?補液?

如果搞不清楚就亂用,短期可能有效,但副作用也容易出現。

 

1. 花葉類清熱藥(如銀翹散)

以銀翹散的配伍為例:竹葉、薄荷、金銀花,都是花葉類藥物

  • 花葉類在植物最外層 → 走 上陽分

  • 花屬氣、葉屬水 → 合用可增加上陽氣分的津水

  • 津水增加,熱就減少

✅ 適合清「表層的熱」

 

2. 補陰液類藥物(如熟地、生地、山藥)

這些藥透過補陰液後退熱。

課程定律:津液多 → 熱就少;津液少 → 熱就多。

⚠️ 常見副作用:

小孩熱症用熟地、生地後 → 熱退了,但胃口變差(停水)

 

3. 攻下藥(如大黃、枳實)

雖然同樣能清熱解毒(把體內垃圾排掉),但走的是血分

  • 功能:通暢陰血消化系統 → 退陽明熱

  • 問題:如果熱的源頭在「陰血堵塞」,卻只用銀翹散的花藥類清熱,

    表層熱退了,但下腹的熱源沒處理,過熱問題會一直回來

常見狀況:

  1. 用花藥清熱,剛停藥就復發 → 熱症回來

  2. 小孩熱症開補陰藥,雖然熱退了 → 卻胃口變差

 

結論

這些反應代表:用錯藥了,處方沒打中紅心。

雖然短期「局部有效」,但沒有治本,甚至可能養病。

所以就算都叫「清熱藥」,療效與副作用差異非常大

更何況古中醫的清熱藥,還不只這 3 大類!

不要只靠 Google 隨便學!

若真的不想深入學,也至少要找到能分辨:

  • 清熱藥走血分 or 氣分

  • 作用在上下 or 表裡

  • 補的是精?津?液?

 

行動建議

如果真的找不到能力好又龜毛的醫師,也別硬撐:

  • 可以找我培訓的醫師學生

  • 或者直接報名 體質自療師線上課,自己當自己的醫師,最踏實!

 

這課程非常適合:

  • 完全沒有中醫知識

  • 或只有一點點基礎的人

透過幾個簡單步驟,就能找出疾病根本,不用死背,自己也能處理與改善!

 

——————

❤️Podcast 週三12:00更新 | 簡單學養生
❤️line社群 食療x養生
❤️客製化個人養生諮詢

本網站以古中醫「古方治療」及「食療」教學為主
正確的古方運用在線上課程中,有詳細且專業的教學
若有相關需求,請報名課程學習專業處方,
切勿自行投藥,以免加重病情的複雜度喔!
(欲報名線上課學習古方或食療,請私訊洽詢)

 

好喜歡這篇文章😊按下列按鈕分享給朋友

留下第一条评论

部落格文章搜尋

近期文章

文章分類

俏女巫粉絲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