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提到手腳冰冷要用什麼處方,不管是醫師還自學,無一不是馬上開出當歸四逆湯
上篇講了當歸四逆湯的原理
跟四逆湯同樣以四逆為主症
但一個作用在陰血分
一個作用在陽氣分
陰陽八綱病位是不同的
這也是我一直強調為什麼要在線上課教陰陽辨證?
因為現在的人,用古方沒有原文要求的陰陽八綱
只靠主症跟一些後世醫家的自我解讀或五行
那都不是原文中選方的要求
也因此造成當代醫家古方了,還是有效
但副作用也出現了,只好不得不換處方
最後又會用「轉經」來解釋為什麼要換處方
(事實上我看最多不是轉經,而是副作用)
上次這篇當歸四逆分析
看完還是很多人會說「可是我用了還是有效啊!」
我要說的不是沒效
我教學時常跟學生說
「主症對到,一定是有效的,但治療不是有效就好,你要看副作用啊!這個副作用才是決定你開古方的能力到哪?」
至少我認為依醫聖的能力
他在辨證陰陽的細膩度
並不是有效就好
(要有效,你吃麻油雞、喝點酒、暖暖包⋯,很多方法不是對手腳冷都有效嗎?)
古中醫特別之處是「有效無副作用」
而且「體內根治」
這些都要靠你對原文古方的陰陽理解能力
有很多長期班,比較進階的同學
我甚至會要求同學在開處方時
不是只有「主症+陰陽虛實=處方」
這樣開方是沒問題
也會比一般後世醫家的
「主症+五行=處方」來得更符合原文
更為嚴謹安全
但真正你要是大醫王的程度
你還要利用對陰陽的邏輯辨識
推論出哪些處方能用多久?
副作用前兆出現哪些症狀
就該知道要停了
比如我們當代亞健康
最常見是三陽併病
也就是陰陽分兩虛
但有些人陽分虛嚴重些
有些人陰分虛嚴重些
我們在治療時,應該要以整體觀為主
開立體質方以治整體外
如果有某部比較虛
再以治標藥加強
這樣治標藥處理局部而造成其他局部副作用出現時
因為有整體治療的體質方在
副作用就不會出現了
(會有副作用,就要檢討辨證跟處方比例不對了)
我們今天拿當歸四逆湯作例子好了
以它減少陰中津液,增加陰精來說
陰血系統會越來越實證,副作用如下
🔺陰血消化系統堵塞
心悸、胸悶、乳房脹、排便
或月經來時易肚子痛
排便易成便秘傾向
或便乾、月經受影響
經前症狀加重
🔺陽明熱
長痘、牙齦腫、刷牙出血、口腔潰瘍
眼睛乾澀、頭脹頭暈頭痛、口唇喉乾
失眠淺眠、脾氣暴躁、情緒波動⋯
🔺增加表熱
怕熱易汗
(可以是前胸後背,也可以只有手腳)
你會發現副作用的產生,有的人吃一帖就有
有的人吃三個月才有
如何決定?
其實是「個人體質中陰血系統,本身堵塞的嚴重程度而定」
也就是說,如果我本就易上火有經前症又失眠
很可能在用當歸四逆湯時
手腳冰冷是好了
但以上副作用很快出現
而「整體治本的體質方」
作用於整體虛弱的部位
所以當你用當歸四逆湯前
他本來就有的陰血堵塞或陽明熱
你的體質方一定會處理到
體質方把陰血堵塞跟陽明熱處理好
你再用當歸四逆時
那副作用就不會出現了
(不過前題是你的辨證正確才能用,一般來說,陰血本堵的體質如果手腳冷,大多不會是適合用當歸四逆湯)
所以同學們明白了嗎?
為什麼我們基礎課先教常用體質方?
你直接長期班把《傷寒雜病論》古方都學完
但你體質方不會用
不就治標方一直換而已
A好了B出現,換處方治B,C又出現
沒完沒了
很多長期班同學
或是醫師學生在臨床用就會發現
局部治療的治標處方
(像當歸四逆就是針對局部陰血的手腳冷)
它是快速把標症治好
但真正拉長時間整體的所有病症改善
靠的還是體質方的整體陰陽辨證啊
還有很多人都說自己三陰病厥陰病的
難怪這些人治好幾年都治不好,但也沒死
三陰厥陰病不是你們想的那樣,真厥陰你7天內就走了
下次來寫迷思
以後二四日晚是進階古中醫文喔_有興趣自行鎖定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