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治療疑發急性肝炎,兩劑退燒實錄】

好喜歡這篇文章😊按下列按鈕分享給朋友
點我找女巫

病人男,年將70,2016/5/24初診,病史上寫著:膀胱全切,雙腎造萋。由於西醫病名不存在任何中醫診斷依據,只好詳問病史症狀。
得知2014/8月時先有小便不利,血尿刺痛,於是被西醫膀胱全切(西醫診斷病名不詳),2015/5月因高燒且腎積水而雙腎造萋。
目前主訴為心慌、無力易倦、肌酐甚高、身癢疹不止。

2016/5/24初診,病人高瘦、面黃青,一看就知道是肝病的患者,除主訴非,有忽冷忽熱、發燒不退(38-39度)、胸脇苦滿、煩躁噁心及腹脹……等。本想予以小柴胡合茵陳五苓散 7 付,但病人極度懷疑我的藥是否有效,看來是被女兒迫來的,不管我如何多番解釋後他仍不太願意服太多藥。

於是我不想再浪費時間,既然無緣的病人,就讓看他們要開多久吧,我當時看他的反應如此不信任我,想說一定不會再回診了,就順他意給予了5付藥了。

2016/6/11二診,其實已服完初診5付藥後又過了一個多星期了。
病人對我明顯的不信任下,他一開始很堅持的說症狀都沒有變化。不過這種病人說真的也不少,我的問診方式都會盡量「量化」,因此只要能量化比較的,客觀上一比就知道有沒有好轉了。噁心次數減少、服藥後38-37度,其餘不變。
當然這跟藥不多有關,但也聽到女兒說吃東西不太節制(一般我都希望我的病人能排除服藥外的因素,這樣我們比較下來就比較能歸咎於是中藥的效果,這樣才比較好調整出更適合的處方了)。而讓我最好奇的,是既然覺得沒效,為什麼要再回診呢?原來因為服完藥覺得沒效沒錯,但沒服藥這星期,怕熱煩躁、身癢易倦、發燒至39度…等症有增無減,變得更嚴重的情況下只好再次回診。

可是剛好這一診也在一個很尷尬的時間點,就是回診這兩天的體溫,又回到了37-38之間,症狀稍緩,肌酐也稍低,因此我在這一症沒有用到茵陳,只用了柴苓湯合梔子厚朴湯 7 付。

約3-4天後病人QQ過來,說這兩天開始高燒,肌酐亦高,身倦易累感明顯,身癢不減,在考慮是否去打退燒針。這次我比較明確知道他要發急性肝炎了,於是請她女兒把方中的枳實厚朴去掉,加入茵陳,再觀察症狀。

就在當晚病人就加入了茵陳,隔天起體溫即減至37-38,第二天回覆時,體溫已減至36.6度,算是正常了,但身癢未減,於是請他再約個時間回診,詳問後再開立處方。

其實急性病在我們中醫診所是少見的,大多的急性問題在初期發作時都去看西醫了,而這一例是因為女兒去經方有信心,才有這樣一試的機會,當然,經方在急症上還是有立桿見影的效果,但你說這個茵陳五苓散是否完全對症呢?其實我覺得也不然,因為我心中其實想開的是麻黃連翹赤豆散,但手上的處方較不好調整,於是退而求其次以茵陳五苓散利散鬱熱。

前案:醫案:急性肝炎用藥分析  2016/6/19

 

——————


❤️Podcast 週三12:00更新 | 簡單學養生👉🏻https://lihi2.com/4cVVf
❤️line社群 食療x養生👉🏻https://bit.ly/3G4eFpC
❤️客製化個人養生諮詢👉🏻https://lin.ee/el7V5bt

本網站以古中醫「古方治療」及「食療」教學為主
正確的古方運用在線上課程中,有詳細且專業的教學
若有相關需求,請報名課程學習專業處方,
切勿自行投藥,以免加重病情的複雜度喔!

好喜歡這篇文章😊按下列按鈕分享給朋友

留下第一則留言

部落格文章搜尋

近期文章

文章分類

俏女巫粉絲團

熱門標籤